歡迎來到創業學習的行列~

最新消息

創業菁英班創業私塾版權所有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任意轉載違者依法必究. 技術提供:Blogger.

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十八日在工研院院士會議談台灣產業轉型時,非常直接地說:不能仰賴大企業,因為大企業要轉型、升級,幾乎是不可能;是要透過新創的小公司,透過創業帶動台灣轉型。作為一個在大學服務的教育工作者,聽到這個說法,有種豁然開朗和欣喜萬分的感動。
當前國家不斷強調,提升全球競爭力的緊迫,也要求大學校院應該落實產學合作,並藉以培養新興產業人才。平心而論,在這些期許的背後,我們卻常常苛責大學生不夠勇氣、不夠主動,沒有企圖心。但是,這樣的言論只是對莘莘學子的情緒壓迫,對於人才效益的發揮,無所貢獻。

其中,相當核心卻被漠視或存而不論的議題是,就算具備視野、器識或勇於任事的年輕人,到底可以往哪裡去發展前程、開闊事業?究竟政府或學校共同架構的是,怎樣的發展環境和動態系統,讓年輕人得以成熟和歷練?張忠謀對於大企業轉型困難的直言,卻也轉而開啟了「微型創業」的光景。

以YouTube的創辦人陳士駿為例,雖然已經身價百億,但是,目前他仍舊在矽谷服務,而他的公司所處理的事情就是,培植創業家,每天談論的都是開一家新公司,或投資一家新公司的可能性。

其中有個核心概念,就是從「小」開始,因為受惠於資訊科技、資源共享和商業邏輯獲利模式的進步趨勢,因此,進入創業市場的門檻降低了,現在史丹福大學的大一新生就開始創業了,這也帶動當前矽谷微型的新創公司數目,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因此,在這裡我想要倡議的一個政策方向是,政府應該漸漸在挹注大規模企業轉型之餘,務必建構良好的微型創業環境或規範,鼓勵具有創新成分的微型創業百花齊放。

而大學校院也不應該將「創業」當作是「畢業之後」的發展,在微型創業的理念和政策引導下,反而應該引導大學生將入學後的第一哩路,就設定為自我創業的元年。

若能如此,以眼前超過一百萬人於大學就學的規模來看,我們將擁有龐大的人力和人才之格局,得以在新興產業的突飛猛進中,投入巨大的智慧、創意和競爭力。

【2014/12/19 聯合報】@ http://udn.com/
文章分類:

0 意見:

張貼留言